首页

冷柔 调教

时间:2025-05-28 17:22:19 作者:第二届空间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启幕 浏览量:28171

  中新网北京8月2日电 (刘洋 杨思嘉)“我喜欢摇滚乐,初赛时选了张震岳的《自由》。”水立方杯中文歌曲比赛少年组德国赛区选手孙赫举说。

  2024“文化中国·水立方杯”音乐夏令营日前开营。活动前3天,营员们进行分班学习。

  14岁的孙赫举是第二次参加水立方歌唱比赛。第一次参赛时正值疫情期间,孙赫举在线上演唱了痛仰乐队的《西湖》。可惜网络不好,名次并不理想。这次比赛,孙赫举继续用他的吉他“摇滚”全场。

  孙赫举说,在家里看父亲打架子鼓、唱张震岳的歌,他的“摇滚之心”也蠢蠢欲动。三年级时,父亲问他要不要学个乐器。钢琴?和他的风格不太搭;小提琴?又玩不了摇滚。思来想去,孙赫举选择了吉他。

  孙赫举记得,有一首曲子叫《Danza Brasileira》,曲谱总共8页,时长需要弹到2分40秒以内。“速度非常快。我看老师演奏时看得‘眼花缭乱’。”孙赫举说,他学了半年才把这首曲子“啃”了下来。也正是因为这首曲子,他进入到当地的音乐学院,结识了一帮“同道中人”,组起了乐队。

  在乐队里,孙赫举负责作词,主题偏向日常生活。孙赫举说,中文歌词常常是他的灵感来源。他和几个队友达成了共识,不写爱情歌,因为不好听。

  和伙伴们玩音乐时,孙赫举向他们推荐了中国的摇滚乐队。队里另一名吉他手很欣赏痛仰乐队的吉他手,觉得他把吉他弹得像琵琶一样,手法很厉害。

  在今年的国际家庭日上,孙赫举也演唱了《自由》这首歌。看着台下一些随歌曲摇摆的人,他很开心。“我享受舞台、热爱摇滚。我来参赛也是这个原因。”孙赫举说。

  和孙赫举一样,来自法国赛区的选手虞紫琳也喜欢舞台和音乐。不过对于“容易内耗的”虞紫琳来说,克服紧张是她的“小难题”。

  初赛时,虞紫琳努力保持目光直视舞台正前方,避免与观众进行过多眼神交流,以便进入状态。不过,大量的练习已让虞紫琳将每首歌曲的演绎方式内化于心。即使人再多,她也能快速调动情绪。

  虞紫琳坦言,她偏爱演唱伤感歌曲,尽管也考虑过挑战说唱,但最终选择了抒情曲目,展现她的转音技巧。

  当歌星算是虞紫琳“不太敢想”的梦想。16岁的她下课时常会和朋友录唱歌、跳舞视频,模仿偶像团体们的动作。在这个过程中,虞紫琳发现了她的唱歌天赋。

  虞紫琳说,今年她才正式学习音乐,通过自我摸索和老师的指导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声方式。但如何用腹部发声让声音更稳定仍然困扰着她,她计划明年学习美声精进技能。

  “原本我只是想展示一下自己,没想到在初赛时获得第四名,还能来北京玩。”虞紫琳说,或许这就是她梦想开始的地方。(完)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工业大市”山西介休加码“碳”索绿色赛道

  徐波:中国文化中,一个甲子,代表着一个周期的结束和新的轮回的开端。作为在法国生活的中国人,我意识到“60年一个甲子”的特殊文化意义,因此希望以此为名,将中法两国民间社会具有代表性的人士齐聚,为上一个甲子的友谊画上圆满句号,并共同为新的一个甲子勾画美好图景。举办晚宴,也想借此表达其背后的象征意义和中华文化内涵。

江西在马来西亚推介文化旅游

11月19日晚,2024CFA中国之队·熊猫杯国际足球锦标赛(简称“熊猫杯”)在四川成都收官。最后一场比赛中,中国U19男足以0:1不敌吉尔吉斯斯坦U19男足,以一胜一平一负的成绩位列本届“熊猫杯”第三。而澳大利亚U19男足则以二胜一平的成绩夺得冠军。图为中国队球员(红衣)与吉尔吉斯斯坦队球员(白衣)在比赛中。

2024宁夏黄河金岸(吴忠)马拉松鸣枪开赛

福州闽江河口湿地,20多年前受人类活动和生产影响,生态一度受到严重破坏。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批示:“必须重视对湿地的保护。”20余年来,福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闽江河口湿地重现天空湛蓝、水泽茫茫、万鸟翔集的生态画卷,演绎了一场久久为功的“生态保卫战”。

时政微视频丨无我

不同于平时展现出的大大咧咧,陈清晨和贾一凡在团体赛往往会更焦虑,承受不同于单项赛事的巨大压力。“流下泪水,是想把疲惫、泪水、压力先稍微释放一点,要不一直存在脑子里,我快装不下了。”陈清晨说。

【东西问·中外对话】华人学者:可借鉴以色列人从“0到1”的创造力

“案件不仅要判得好,还得要执行得好,只有把司法判决的结果切实履行到实处,我们的绿水青山才能够得到长久的保护。”蒋清燕说。(完)

相关资讯
“南宁渠道 机遇无限”2024年境外媒体看南宁活动启动

这条道路是尊重历史、符合国情、顺应人心的正确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条道路着眼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最大限度把各民族凝聚起来,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深刻阐明了这条道路的独特优势和前进方向;强调“这条道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确保各族人民真正获得平等政治权利、共同当家做主人”,深刻总结了这条道路的成功之道和价值理念;强调“这条道路正确把握维护国家统一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深刻阐明了这条道路的重要原则和根本任务。这三个方面的阐释,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揭示了这条道路的核心要义、本质内涵和时代特征。沿着这条道路,党的民族工作不断取得历史性进步,我国少数民族面貌、民族地区面貌、民族关系面貌、中华民族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入新阶段。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热门资讯